首页 加入收藏 友情链接
 
 
百家论坛
脾气不好或是病 “心境恶劣”情绪病高发

  中国新闻网    刘一平

  某某“脾气不好”、谁谁“性格不好”,这样的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,不少人也乐意承认自己是“脾气不好”的人。然而,根据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仁刚博士的临床实践,这些人其实是“病”了,他们患有一种叫“心境恶劣”的情绪病。事实上,不仅普通人容易把心境恶劣误认为是“脾气不好”,即便是专业人士,也会把它误认为是“抑郁症”,治疗效果也不理想。

  “这样的病案,我每个月能接诊几十人次,而我一个月只上数天门诊。”日前,刘仁刚博士告诉记者,目前虽没有相关医学调查得出准确数据,但“心境恶劣”的发病率非常高,在人群中应不低于60%,需要引起普通民众与专业人士的重视。

  情绪上: 易烦躁,因小事大发脾气

  刘仁刚博士介绍,心境恶劣首先表现为情绪问题。“虽然它有很多不典型的表现,但多数患者有其核心症状,即不良情绪,主要表现为易烦躁,而且通常是因为一些细小琐碎的事,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所做的事,其次表现为焦虑和抑郁。”不良情绪频繁或持续地出现,然而很多时候患者回头再看时,就连自己都忘了发脾气的原因。

  通常,患有心境恶劣的患者,情绪会有一个强度上的差异。一般的患者在情绪上以易烦躁为特点;再加深一点,就是针对人和事发脾气、感到愤怒甚至仇恨;更严重的,是出现情绪爆发,有时伴有攻击、破坏的行为。

  “极度的情绪不良状态,就是通常所说的歇斯底里发作。这时,患者的情绪非常差,捶胸顿足,怒骂或攻击,甚至出现昏倒。”

  认知上:多归因于外界

  心境恶劣的患者的情绪反应与外界现实事件相关。而且,他们通常都把事件定性为“坏”的,而且对其不利、是针对他的。换言之,自己之所以发脾气,是因为别人不好、是别人做错了事。刘仁刚博士指出,“外归因”是心境恶劣患者在认知上的典型表现。

  “部分患者在情感上有惯性的仇恨心态。比如,如果是遭受情感挫折的女性患者,容易持有僵化和泛化的观念,认为‘世上男人没一个好的’,进而认为‘世上没一个好人’。当然,如果是男性患者,这时他就会说‘再也不找女人结婚了’、‘女人都很难缠’。他们把原因归结为外部,非白即黑,以偏概全。”

  行为上: 经常指责抱怨他人

  由于认定是外界因素让自己心情不好,因此心境恶劣的患者大多喜欢“责备”与“抱怨”,极端时有破坏冲动、伤人行为等。刘仁刚博士说,这是心境恶劣患者的行为特点。

  比如,丈夫下班回家后,没有与妻子打招呼,而是直接躺在了沙发上,有的妻子就觉得他忽略了自己,并因此生气,指责丈夫做得不对。“这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,实际上是这位妻子患有心境恶劣却不自知。比如丈夫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,一直处于身体疲惫、情绪低落的状态,没有力气再说什么,但妻子就以为他是针对自己而这样做的。”

  刘仁刚博士介绍,心境恶劣患者中,60%-70%的患者,还伴有其他症状。最常见的伴随症状,是睡眠质量差、失眠。其他依序是紧张性头痛,消化系统症状(如不消化,胃动力不足),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胸闷气短、前胸压迫感等,女性会有乳房疼痛、纤维增生等,后颈肩肌肉紧张,多思多虑(自己控制不住地联想到很多不好的事)等。

  脾气不好是疾病的表现

  刘仁刚博士认为,当上述种种表现超过2年,期间心情良好的状态持续不超过2个月,影响到工作与生活时,即可认为患有心境恶劣。

  他介绍,心境恶劣,在美国称为“心境恶劣障碍”,也有部分医生称之为“恶劣心境”。中国用得最广泛的说法是“神经症”(不同于所谓的“神经衰弱”)。国际疾病诊断标准则称之为“焦虑抑郁混合障碍”。

  然而刘仁刚博士发现,虽然这是一个有着确切病名的心理疾病,而且发病率很高,但却在现实中经常被忽略。由于患者的情绪与行为都与事件有关,所以自己并不觉得是病态,而是说自己脾气不好。由于患者也会有焦虑与抑郁的情绪,还常被专业人士误诊为抑郁症或其他情绪方面的疾病。

  因为“脾气不好”而导致的矛盾、误解与冲突,在夫妻间、同事间、朋友间、同学间、上下级之间广泛存在。然而,当人们用“脾气不好”来认定他人或自己的时候,却不知道,这其实是一种疾病的表现。刘仁刚博士指出,这种情况应引起民众与专业人士的重视。

  真正治愈离不开心理调适

  原本被认为是坏的事情,现在觉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;觉得原本讨厌的人其实是可爱的,或者至少有其可爱之处。刘仁刚博士指出,这是心境恶劣“治疗有效”的两条指征,缺一不可。

  要达到治疗有效,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辅导双管齐下。刘仁刚博士特别指出心理辅导的重要。“通过心理辅导,改变患者的世界观,改变他对人和事物的认识方式。并调整患者的心态,患者要时刻告诉自己,很多事并不是针对我的,我之所以不高兴,是我自己的神经系统生病了。”总之,要学习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,而不能把情绪作为处理问题的标准。并学习把事件与自身的情绪分成两件事情,分别处理。

  他强调:“药物能逐渐控制患者不发脾气,病情出现好转,很好地控制症状,是治疗的关键。在此基础上,正确的心理调适,能最后治愈疾病。最佳的心理治疗年龄是在18岁之前,36岁之后心理治疗的效果就很差了,基本上需要终身服药。如果患者伴有自我中心的个性特点或其他不成熟的人格特点(如边缘人格),则心理治疗的效果普遍不好。”  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

  相关链接

  心境恶劣与抑郁症有区别

  刘仁刚博士发现,现实中,恶劣心境常被怀疑是抑郁症、并被当作抑郁症来治疗。

  他指出,抑郁症和恶劣心境是不一样的,二者之间存在两个主要不同。

  区别一:抑郁症是发作性的情绪低落,而不是作为情感背景的心境的持续恶劣。抑郁症的抑郁发作,表现为普遍的兴趣下降、高兴不起来,有时即使面上是笑的,但也笑得很勉强,并不是内心深处的高兴。而心境恶劣不一样,患者的脾气可以发得很大,但遇到喜欢的事,可能瞬间变得兴高采烈,情绪变化大。

  区别二:抑郁症的抑郁发作可以经过治疗缓解或自然缓解,缓解期长短不一。但心境恶劣患者心情好的时间不能持续达2个月。

  刘仁刚博士特别指出,正因为心境恶劣患者的情绪看上去时好时坏,很多专业人士也会把它误认为是“双相情感障碍”。的确,心境恶劣会有抑郁之时、也会有高兴之时,但患者自己的“好感觉”并不会超过2个月,且患者自我感觉好的时候并不符合躁狂发作的标准。

  “从我自己的临床实践看,把心境恶劣当抑郁症治疗,只能取得50%-60%的效果,医患双方都感到病没有好彻底。按心境恶劣治疗,则能取得95%以上的效果。”刘仁刚博士指出。

  刘仁刚博士还指出,一种比较难处理的临床状况是“双重抑郁”。既有“平时”的恶劣心境的不良情绪,也有抑郁症的发作性抑郁。经验表明,治疗上,应采取持续的心境恶劣治疗和阶段性抗抑郁治疗这一综合方案。

 
『返回』
首 页  |  协会介绍  |  新闻中心  |  科普知识  |  专家介绍  |  心理健康  |  资料下载  |  联系我们
Copyright © 2010 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 版权所有
地址: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电话:025-82296201 传真:025-83709025
恒网-企业上网中心承建

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55号